发布时间:2017-12-14 13:43 来源:豫都网 我要投稿
2017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基于远程/移动医疗网络的目郑精准医疗综合服务示范体系建设与推广”项目,近日在郑州举行启动仪式。启动
这个国字号重点医学研究项目有多重要?能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11月22日,精准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医学研究
构筑“精准医学”落脚点
像好莱坞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那样,国字通过基因检测预知重大疾病发病几率,号重何影活“精准医学”正在走近百姓生活。点医
精准医学,学项响百姓生是目郑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发展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启动交叉应用,发展起来的精准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2016年,精准医学被纳入“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2016年和2017年“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共批复97项。
精准医学研究,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撑。此次启动的重点专项“基于远程/移动医疗网络的精准医疗综合服务示范体系建设与推广”项目,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牵头,主要是依托该院远程医学中心,构筑精准医学的落脚点,推动精准医学体系发展。
专家介绍,项目将借助远程/移动医疗平台的数据交互和综合服务功能,重点突破基因、临床、健康等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关键技术,建设精准医学综合服务平台、示范点及数据库、知识库,开展临床精准防诊治和用药示范,开发疾病信息共享、病患随访、在线教育等业务系统,面向基层患者开展多级协同的精准医疗服务,建立“关键技术及产品——综合服务平台——典型领域示范”的研究体系,形成远程/移动医疗支持下的精准医学服务创新链、产业链和服务链。
同时,通过远程/移动医疗平台的构建完善,将精准医疗防诊治及用药方案推广到西部省份及边疆区域,对我国医疗服务也将产生重要的变革。
基因检测预知重大疾病不是梦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远程医学中心主任翟运开介绍说,该项目以肺癌、食管癌作为典型病种,以包虫病和器官移植作为特色病种,构建精准医疗防诊治模式及精准用药方案,选择有代表性的市县级医院进行示范推广,可以规范患者的诊疗过程及用药模型,避免重复检查或过度用药,有效地为患者节约医疗费用,提高其生存质量。
建立的精准医学综合服务平台,通过远程/移动会诊系统可以使患者实现“属地医疗”,大大减少就诊费用,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增加基层医疗机构的营业收入。
新建的精准医学实验室为患者或健康人群制定个体化的基因检测方案,可以提前预知重大疾病,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翟运开说,该项目探索健康信息采集、数据规范化处理、精准诊疗方案制订、线上线下融合服务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形成我国特色的精准医疗服务模式,让老百姓从精准医疗技术的发展中切实受益。(记者 杨万东)
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023年第四季度“凉山好人”名单一、敬业奉献类12人)何 青 女 彝族 凉山州彝俗人生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设计总监李 玲 女 汉族 西昌春城学校教师张 洪 男 汉族 会理市鹿厂镇凤
“先存钱再看病”曾是患者到医院就诊的常见场景。今年3月31日起,泉州市公立医疗机构停止收取门诊预交金,患者看门诊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在此之前,许多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薛庆元)随着电商行业的迅猛发展,直播购物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重要方式之一。近日,环太湖消费维权联盟四城市(无锡、常州、镇江、苏州)消协组织联合发布了《环太湖地区直播电商消费调查分析报
中国铁路总公司昨天通报,8月21日起,铁路部门将扩大“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开行范围,京津冀地区安排开行22.5对“复兴号”动车组列车,通达北京南、武清、天